作者: lilimarleen
+ MIT stuff +
这两天为了MIT的事情,看的英文资料似乎是史上最多的,从刚开始磕磕碰碰的看,到了最后都流利了很多。应该把自己的论文改成写MIT incident的就好了……(爆)还是很有收获的,至少知道了一些中国历史名词在英文里面怎么说,比如北洋战争叫做First Sino-Japanese War(我一直不觉得Sino这个词带有什么贬义就是了……),比如卢沟桥事变叫做Marco Polo Bridge Incident,比如抗日战争的说法是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还有傀儡政权真的就是Puppet Government……(好直译-_-b,到底是先有中文的还是先有英文的?)
不想再阐述什么立场上的事情啦,这次只是解决了一个一直没搞清楚的问题,所以记录一下。就是关于这个板块的名字Throwing off Asia。
这个名字,中文翻译有两个:逐鹿亚洲,和荡平中国。
当时看到就觉得很FT,不知道为什么Throwing off是逐鹿的意思,第二个翻译的中国又是从哪里来的,可是一直也找不到很合理的解释,煌煌说没有上下文(因为是Title),她也无法确定意思。
后来终于在MIT的校报上看见有了解释:“Throwing Off Asia” describing the period of time when Japan decided to westernize and throw off its Asian identity.
其实只是说日本西化而已啊,什么逐鹿亚洲荡平中国,扯谈。前者还有可能说是理解错误,后者这么翻译恐怕是居心叵测,想要煽动起民族情绪吧。事实上确实有人揪着这个title不放,却根本不知道这个翻译是错的。
还真低估人民群众的智商呢。不过,会考证这个的人似乎也没几个就是了……
附赠:关于卢沟桥事件很有意思,放一下中西名字对比。
The battle goes by different names.
* In the West
o The Marco Polo Bridge Incident
o Battle of Lugou Bridge
* In China
o Incident of July 7 (七七事變 pinyin: qī qī shì biàn)
o Lugouqiao Incident (蘆溝橋事變 lú gōu qiáo shì biàn)
o 7 July Lugouqiao (七七蘆溝橋 qī qī lú gōu qiáo)
* In Japan:
o Roko Bridge Matter (盧溝橋事件 Rokokyo-jiken’)
o Roko Bridge Incident (盧溝橋事変 Rokokyo-jihen’)
附赠2:网易仍然很牛: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139T/nobel060324.html
面试非常顺利~虽然说很RP的在14个签里面抽到了12号,不过能够在那里和一群人狂侃三个小时也是很欣慰的呀XD,觉得自己已经很久没说这么多话了……orz。后来和面试官聊天的时候基本已经嗓子沙哑了-_-||||||(啊,我真的很激动……),但是还是聊了半个多小时,爆。
我已经发挥了最佳水平啦~如果还是选不到,那就是之前赴加经历的障碍了。我能理解加方希望给更多没去过加拿大的人提供出国机会的心情,不过还是更希望自己能去捏……
啊,很奇怪,为什么平时总是觉得自己一点优点都没有,但是在这种时候就会觉得其实我还是有很多长处的……我的经历也相当的丰富,虽然也许不够传奇。我的思想体系其实比自己以为的更要完善一点,虽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我其实也很擅长与人交往和交流嘛,平时懒得去做,只有这个时候才会惊觉“啊其实我也是有这个能力的……”。
问题就是,为什么平时我总是这么妄自菲薄和没有自信呢……为什么?在那个考官看来我根本不可能是个没有自信的人吧-_-|||||||
一个很大条的问题就是,专四证书找不到了……天啊……究竟放到哪里去了!,就算我明年还要去考专八(刚打完这句,老妈说:看来你无论如何一定要考过专八啦!果然是母女……),这一年要怎么办……
新桌面
魂牵梦系了三年的图,终于给我找到了一张很大尺寸的做桌面T T(为何没有做好的……)
黑暗中效果太赞了。
今晚看United 93,原来已经有下载的了啊……
原来是Flight 93,好奇怪,怎么会同时有两个这个题材上映呢?而且名字还这么相近。在IMDB查了一下,United 93还AKA Flight 93,但是这两个确实又是不同的,我下到的是这个,而我想看的是这个。
唉,这么多单词可以选,何苦如此相似……
—————观赏了的分割线————-
看完了,感觉一般。其实这个片子很难拍啊,平淡太多,一高潮又要完了,中间又有很多琐碎的事情……群戏,估计很难拍过crash……特别是还是一架飞机上的群戏,看看《十二怒汉》?这部电影感觉前面比较拖沓,劫持的时候节奏不够紧张,没有很好的利用三架坠毁的飞机拉紧气氛,打电话和家人联系的时候拍了五六个人(有些人还打了几个电话),有点累赘,又不是拍电话亭……然后反抗恐怖分子也是,很快就过了-_-b,后来找飞机的时间都比较长……orz,真不知道导演怎么掌握节奏的,不过,6.6分的片子,难怪啦,United 93可是8.1分呢!期待~~~~
不过字幕出来还是很感动的……今天和煌煌聊矿难,谷歌了一下看见有一个说92年Nova Scotia的一个矿难的页面,因为自己好歹到过那里,于是点进去看。网页把整个事情说得非常详细,而最上面的,是26个罹难者的名字。很感动啊……中国这么多矿难,有人在网络上如此纪念过他们吗?事情都过去快十五年了,那些加拿大矿工,还被人们记着。
中国什么时候也能拍一个小型灾难的电影呢,期待看见罹难者名单,我们总是拍什么抗洪救灾电影,写、写不完的啊……呃,可以去拍南斯拉夫使馆被炸-_-,会不会被说伤害民族感情咧?
关于Google(我好像很久不打这个词了……)以及其它
被凡提点的,好像做过的呀?
1.持有之书藉数量。
几千?
2.正在读的书。
好多……具体见豆瓣。
3.最後所买的书。(读过与未读过皆可)
河童旅行素描本,好看!
4.特别的五本书藉。
封神。
郑渊洁童话全集。
木兰辞。(虽然这个不算书)
魔戒。
论语。(其实我不是走儒家路线的……)
Edit:
很多时候在网上看一些旁人不会注意的东西,偶尔也会和朋友聊起,然后就会有人说:你没事看这些东西干吗?又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要我怎么回答咧?总不能说我无聊了就去看吧,想做的事情这么多……对我来说,这只是个保持英文阅读的理由,而且很多时候,看看当下的争论感受一下时代发展方向,国内外思想的不同,也保持自己大脑的活跃。生活每天都新鲜有趣是不可能,如果不借助了解外界动点脑筋,大脑会生锈吧。
哦对了,谷歌刚出来就想写,但是一直忘记说的事情。
谷歌出来的第二天,在百度里面搜索“谷歌”,会准确的链接到www.google.com(不是cn哦),但是现在去百度“谷歌”,却已经根本不见这个结果了。Why?
而在谷歌中国(不是google.cn,只是
在google.cn里面搜索“.COM”,出现的第一个是新华网,接着是新浪,人民网,易趣,xe.com(这甚至不是个中文网站!),卓越,Yahoo!的英文版,接着是,Google!!!下面的说明是“一个以链接的广泛度排名的搜索引擎。”(而对百度的说明是:“提供智能型中文搜索引擎。”),而链接的地址是:www.google.com/intl/zh-CN/,并非www.google.cn。Google后面是e龙旅行网(想不到这个网站有如此靠前的排名),之后是CNN。14位排名是Google台湾,奇怪的是它的说明是:“Google. 台湾. 所有网页 图片 新闻 网上论坛 网页目录 · 进阶搜寻 · 使用偏好 · 语言选 项. 搜寻: 所有网站 所有中文网页 繁体中文网页 台湾的网页. 广告服务 – Google 完全 手册 – Google.com in English. ©2006 Google.”,和简体的怎么差别这么大?而且,Google中国的结果一直到第16位才是出现了第一个英文站点xe.com(这个站点到底是做什么的?兑换外币?),反而是Google.cn的英文站点更多更靠前,真不可思议。
而在英文Google里面搜索.com,前五名分别是Yahoo!(自然是英文),CNN,Dictionary,Amazon和Microsoft。嘿嘿,很奇妙吧。
至于百度,大家都知道百度是收钱的,搜索出来的结果基本都是陌生的网站,在此不提。
另外自从Google换了谷歌图标以后,我就用Greasemonkey更改了Google的首页模式,Google Dark很漂亮哟!其实虽然我都不去主页的……
虽然并没有看过
最近打算看的三部作品。
一寸河山一寸血。从国民党的角度来写的一部中国近代史,据说非常悲壮感人和震撼的记录片,42集,拍摄的时间是97年了,片名来自当时国民党激励青年从军的口号: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据说里面有大陆历史书里面轻描淡写带过,甚至删掉了没有的内容。我不是对近代史很有兴趣的人,大部分原因就是各方面的说辞太多,也不觉得自己有分辨哪个是真哪个是假的能力,所以索性不看。不过这个倒是要看一看的,一天一集也就是半个小时而已啊。而且这个记录片很奇怪呢,BT没有,电驴没有,却找得到http下载,诡异。有兴趣的人在这里下吧,速度很不错:http://www.sishu.cn/bbs/read.php?tid=2260
United 93。啊,事实上我一直比较反对这么早就拍这个题材的,总觉得有点伤害美国人民的感情(这个提法……好耳熟……好吧,我承认我是故意的)。不过成品出来,却发现反响还不错。而且啊,这次是我第一次知道第四架飞机是因为乘客抵抗才坠毁的,之前流言一直是说什么?美国政府炸毁的?=_=听说挺悲壮感人,所以必看。
Eight Below。因为听信某人的话所以一直以为是不怎么样的作品,现在看见到处都在推荐,才后悔死了,当初不应该用赠票去看Firewall(虽然有Harrison Ford),现在想看也没时间了呀T T,只能下来看……哼,我不甘心,找机会如果没下线,还是要去电影院的!据说(永远是据说的一篇post)也非常悲壮感人(永远是悲壮感人的一篇post……),好像会看到哭的说-_-b
Edit:
论文仍然很缓慢的爬行中,主要是不确定自己要写什么东西。写国外的,没观点,写国内的,没论据。一己之力觉得很为难,不过也没有办法,这种时候,是一个人的战争吧。
如果当初写了电影就好了,难免也会这么想,不过就算真的写了电影,也会有写电影的苦处,既来之则安之吧。要加油。
旺达与巨像,攻略手记
12个小时,既然爆机了,就重头写一下16只巨像的攻略心得~虽然这里没人会看的-v-。
第一只:人形。其实是很简单的一只,问题是,当时我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打它,所以白白死了一次,后来发现原来可以爬到身上去以后迅速KO。问题就在于,打败以后才发现记忆卡空间不足,所以后来又重新打了一次,这次只花了三分钟……
第二只:牛牛(难道这是十二星座……可是总数不对啊-_-)。不难,不过让我发现,马战真的不是我的强项……所以一直都是步兵作战,我倒是没什么事情,就听见小马不停的嘶吼……打滚……好可怜|||||||(后来才知道还有更惨的……)
第三只:印第安人(啥?)。蛮简单,身上还到处是平台给旺达休息……最大的困难反而是,每次被摔下来以后都要去找那个圆形平台在什么地方……
第四只:小马。哎呀战斗的地方真是漂亮呀(也很难找……),居然打地道战,很可爱呢,笑~也是很简单的一轮。那两根辫子真可爱!
第五只:大鸟。老弟说这个最难了,为了摸索出弱点打了将近两个小时。我则是觉得,要射中它吸引它来啄我,比打败它本身要难得多……
第六只:胡子鼠熟。超简单……忽略。
第七只:蛇。因为过分轻敌曾经被电死过一次,成为我唯一replay两次里面的最后一次。郁闷呀……总体来说也算不上难吧,把握好距离就OK。
第八只:蜥蜴。这个巨像太没有挑战性了,不停重复就可以。没意思。不过之前为了找到怎么让爬上它的腹部,就浪费了好几轮-_-||||||。
第九只:乌龟。这个很棘手!身为步兵,怎能骑马!特别是这个还要吸引庞大的巨像到喷泉眼让它被掀翻,如果水不够打还要射它的脚掌,我……我是CQC的呀!也是从这一轮开始,难度突然升高了。最猛的其实是我老弟,他说他一直没骑马,纯跑的……(果然是姐弟!!)
第十只:还是蛇……不过这次是沙子里面的,响尾蛇嘛?这个又是要马战!不过经过之前的战斗熟练很多,所以还是比较好解决的。
第十一只:很像牛但是不确定是什么的东西。据说很难打的一个巨像,但是被很快的打过了,因为我很神的在拱它下悬崖后,直落到了它的封印上,RP大爆发呀!!如果不是这么巧,估计一定会被连环撞死……不过这个怪也很可爱呢> <,推倒我(啥?)的样子非常灵,感觉好像是羞怯的玩不倒翁的小姑娘,碰一下,再碰一下,而且费血也不是很多……如果不是怕火把被弄灭,真想被多推几次啊>/////<(我在说什么……)
第十二只:……这个根本不是人间有的生物吧。不难,就是敲石头的时候总是控制不好方向,浪费的时间太多啦,而且要重复好几轮,不够有趣=A=
第十三只:飞龙。美丽的十三号~~~完全不攻击我的乖孩子,在马上拉弓射箭还不是我最苦手的,最苦手的是后来条上它的前翼,曾经有过追了十五分钟还没爬上,后来刚爬上就被甩下来只能重新射的悲惨经历TAT
第十四只:犀牛(?)。终于到我们十四号了!这只出来的时候,我大叫了一声“好可爱!”。小小一只而且非常灵活,本来以为会很好对付,结果……结果……居然成为了我的恶梦-_-。爬柱子还不是最困难的(早在波斯王子里面就爬多了灭哈哈~~~),最郁闷的是它的连环撞啊啊啊!!!在11号没被怎么伺候,到了14号就好几次已经撞到我绝望的说“完了……要load了……”,结果奇迹般的躲开了致命一击= =。但是连续几次被打成这样实在是我前所未有的经历,所以在后来它的封印终于被我砸出来以后,我很长时间都不敢下去爬到它背上,只敢在高处远远射箭,后来发现这样实在射不死,才战战兢兢的爬下去面对面战斗……当然还是一次KO的啦,但是那种恐怖的感觉,实在不想体验第二次。(因为这个巨像打起来很麻烦,要爬四五根柱子,我实在不想load,所以特别怕死……)
第十五号:金刚。大猩猩很奇怪,明明全身都是毛,但是脚上就是没地方给你爬,只能从头上入手。跳到头上就大条了,我曾经跳得不够远摔掉半行血-_-|||||||。后来要吸引它用手掌殴打我也是个问题,摸不清楚攻击方式,所以被践踏了好多次T T,它伸手了抓不住毛又好几次,浪费了好多时间……我真是打不了计时挑战的人呀!!
第十六号:炮台-_-。训练机动力的一个boss嘛,只要跑对了秘道位置,到了巨像脚下,那巨像就随便你蹂躏啦~一点也不难对付,就是麻烦而已,躲炮弹麻烦,爬盔甲麻烦,后来要从一个地方跳到另一个地方也很麻烦,特别是我这种反跳苦手的人,失足了好多次……||||||||(唉,从波斯王子到现在,跳跃一直都是我的强项,但是也是心病啊……)
最后的结局,很狗血……看得我莫名无语。本来我以为是《三更之回家》,结果最后变成姐弟版的失乐园……不不,伊甸园了。小马居然摔到深不见底的悬崖也只是瘸了脚orz,真是奇迹,奇迹……说来最后在水池那里可以挣扎一下,然则当时我抱着电脑和凡提报告状况完全没有注意到,结果没挣扎就被吸进去了……今天问了老弟,他说:什么!你居然完全没挣扎!我挣扎了半个小时呀……(泣)
旺达与巨像还是比ICO进步了很多,操作方便,ICO的操作真的是太不顺手了,明明只是操作手柄,都觉得人物动作很吃力。旺达虽然也有角度问题(比如射水果),但是好太多啦,ICO的角度很有限,感觉就是走摄像机,位置都定死了,只能根据滑道走下位而已……
后来去9GAV逛了一下,发现隐藏要素还是很多的嘛,以后要是有心情,又有实力,就把那些东西都拿一下。不过比较奇怪的是,好像对于我来说,都是找东西比打东西难……蜥蜴也好果树也好巨像也好,都是如此,难道我玩起游戏真的就是路痴?T口T
总之~这个游戏还是很不错的!感谢一直推动着我玩,还给我做活攻略的凡提~每次举起剑在巨像封印上蓄力戳下去的时候,那个感觉……哦哦哦~~~~真的是太有快感了呀!!!(你这个变态……)
好吧,PS2已经还了,两个月不到,爆了FF12和旺达与巨像,都是不错的游戏,很满足~那么,我们暑假(如果我还有暑假的话……)再战!遗憾的是老弟最后还是没给我买记忆卡,我的142小时记录啊……惨叫。
西部计划全国情况统计表
新疆居然有1000多个?我真是怀疑这张表的水分。
另外河南的人数真是惊人……
MIT辱华事件
今天和Cissy聊了下MIT辱华事件,之前和煌煌也说了一些。
和煌煌的态度基本一致,和Cissy的则是有不少分歧的地方。
不管怎么说,说了两轮下来,感觉自己的态度也比较明确了,所以可以来写日记。
我的态度就是:MIT的中国学生的行为,虽然是他们的自由,可是很不academic。
当然很多时候人的情绪不是只能从academic去考虑的,还有些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之类的。
所以他们的抗议,我还是表示理解。
也仅仅是理解,不接受,不赞同,不肯定。
因为人家教授明明是从学术方面去讨论版画,却生生扣上辱华的帽子。
这有点太被虐幻想了。
当然,中国人民的感情总是那么敏感那么容易被伤害,说到底还是没自信心吧。
Cissy举了宗教的例子,穆斯林什么的,也有道理。
不过我感觉,政治的东西,毕竟还是和宗教的不一样。
美国教授也许会考虑到宗教情绪,但是对于那种本来就有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历史。
没办法企望他们去考虑到各个民族的民族情绪和民族感情呢。
更何况本来这个展览就不是说政治的……把政治和艺术混杂在一起,也很不academic呀。
当然,在中国,把艺术和政治融合在一起,反而是一种精神升华呢。
所以说中国的学术做得没有那些西方发达国家好吧。
嗯,扯远了。
刚刚看了MIT的Peter C. Perdue教授给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这里,注意是pdf文档)
那封信写得很好,中肯而且有理,语言上也很有力量(英文写得好真好啊,哭)。
更引起我注意的是,上面提到了一些原来在国内相关贴子里面没有提到的事情。
比如说这次的展览其实展出了上百张图,却有人从中挑了个别几张出来批判。
比如说Dower教授早就表明了态度,说“this is a racist, shocking image, that it mirrors Western racism against all Asians, and that it sowed the “poisonous seed” which led to the atrocious Japanese war in China.
所以我开始觉得策划这个事件的人真的是出于malicious motives。
而且中国学生居然发Email给MIT校友要求解雇Dower教授和Miyagawa教授。
这就让我觉得很丢人了。
并且开始觉得,对于这样断章取义的恶意事件,没有必要抱着理解的心情。
这样,是错误的。
虽然从一开始,就认为MIT留学生的举动,并不会给中国人的形象带来什么正面影响。
但是,看了那封信,却感觉已经不是无正面这么简单了。
很大程度是负面吧。
当时煌煌说,“估计等他们闹完了,人家只会说中国人真BH啊”
这只是调笑的说法吧,如果要认真起来说,更难听也说不定。
写到这里突然不想写了。
算了,反正我的结论已经出来了。
想到天涯上有留学生说,我们去美国不是因为美国好,而是因为这里的大学无与伦比。
搞笑,大学无与伦比还不叫好吗?什么破逻辑。
再感慨一下,这种消息还是要去看国外的。
国内的消息大多都是导向性的,为了得出利于自己的结论,隐瞒事实是必要手段。
果然是很不academic。
还是回头好好看看那封公开信吧。
小春发我的法国特色招牌
好棒。(作者不详)